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新万博提现最低标准 | 无障碍| 繁體版| 智能机器人|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manbetx手机版注册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877L/2012-0861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 生成日期 ]
    • 2012-12-10 
    • [ 发布日期 ]
    • 2012-12-10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渝北府办发〔2012〕96号】

 
 
渝北府办发〔2012〕96号
 
万博手机版网页版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经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万博手机版网页版
2012年11月26日
 
重庆市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为大力推进渝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渝北委发〔2012〕12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导向,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培训为重点,以面向市场、能力本位、就业优先、技能成才为核心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强做优职业技术教育,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与“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高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社会有用、终身受益的职业技术教育。
(二)基本战略
1.超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全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超前规划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发展理念、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2.统筹发展战略。统筹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结构、专业。统筹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统筹职业教育管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互融和衔接。
3.内涵发展战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4.品牌发展战略。构建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学校为基础、核心产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联合、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集团发展模式,集中培育一批品牌专业、品牌学校,组建区域性产业联系紧密的职业教育集团。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公办与民办相促进、中职与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到2016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发展新办专业10个,建设中职高职重点专业10个,基本形成与万亿工业园和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与充分就业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以上;构建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每个中职、高职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0%以上,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基本建成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强区。
到2020年,基础条件全面优化,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统筹发展,综合实力和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建成与“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高地。
表1: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11年
2016年
2020年
变化情况
学校数(所)
8
8
8
0
优质学校数比例(%)
50
62.5
75
25
在校生数(万人)
2.7
3
3.2
0.5
生均仪器设备值(元)
3400
4400
4500
1100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18.4
20
22
3.6
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13.2
15
16
2.8
校均规模(人)
3375
3750
4000
625
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万人)
0.8
1
1.2
0.4
(四)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目标。到2016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保持6所,年招生计划5500人,在校生达到1.6万人,各种形式职业培训达到1万人次/年。到2020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保持6所,年招生计划6700人,在校生达到2万人。支持在区高职院校做强做大,力争引进高职学校1所。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各种形式职业培训达到1.2万人次/年。
2.基础能力目标。到2016年,全区6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办学标准,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90%以上。支持建设重点职业培训学校5所,支持发展大中型企业职业培训中心20个,发展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广泛开展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创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竞赛集训基地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竞赛基地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市级专业实训基地5个、市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支持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增加教育用地,支持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更名创建重庆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到2020年,建成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院校2所,市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5所;新增校内实训基地6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95%以上。
3.专业建设目标。到2016年,新办专业10个,建成10个市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到2020年,加大航空服务、飞机制造、会展、商贸、物流等专业建设力度,增加5个市级及以上重点专业
4.师资建设目标。到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备生师比达到17:1,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每个专业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协调落实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标准,督促民办职业技术院校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备生师比达到14:1,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每个专业培养2名以上学科带头人。支持在区高职院校在区内行业、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表2:渝北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2011年
2016年
2020年
专任教师(人)
539
944
1428
专业课教师数(人)
313
627
952
师生比
1:20
1:17
1:14
双师型教师比例(%)
43.45
85
90
高、中、初级职称比
14:38:48
25:35:40
30:35:35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专科(%)
10.04
10
5
本科(%)
87.56
82
80
研究生(%)
2.4
8
15
注:在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按市教委规定落实。
5.改革创新目标。深化职业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及社会各方深度参与、公办与民办、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内部改革,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技能人才鉴定、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1.学校基本建设。全力推动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建设。加强与两江集团的合作,争取中央、市级财政经费5000万元,多渠道筹资3亿元,力争2015年在龙兴工业园建成三峡移民培训就业基地,打造成为市级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辐射力的中华职教名校。加快统景职中迁建工程建设。2016年前,通过置换办学场地、区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完成统景职业中学迁建工程,建成渝北第二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支持重庆市企业管理学校迁建工程。2020年前,学校自筹资金修建新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扩大办学规模。支持重庆市竟成中学校迁建工程。2020年前,学校自筹资金修建新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扩大办学规模。支持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建设。2020年前,学校自筹资金扩建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扩大办学规模。支持重庆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建设。2020年前,学校自筹资金修建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扩大办学规模。
2.重点专业建设。立足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快建设支撑和服务“6 1”支柱产业、“2 10”战略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等类别专业。着眼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上档升级,大力发展航空服务、飞机制造、会展、商贸、物流、汽修、学前教育、家政服务等相关专业。支持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更名创建重庆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航空服务专业品牌。
3.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到2016年,争取市财政投入及区财政配套投入,完成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场地、设备和师资的配套建设,力争建成重庆市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4.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政府以奖代补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到2016年,力争新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竞赛集训基地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竞赛基地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市级专业实训基地5个,其中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竞赛集训基地或全国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竞赛基地、市级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和市级专业实训基地2个,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市级专业实训基地3个。6所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10个,其中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建成3个,重庆市统景职业中学、重庆市企业管理学校各建成2个,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市竟成中学校、重庆市经济建设学校各建成1个。到2020年,6所中职学校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分别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各1个。鼓励在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大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满足专业实训要求。
(二)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工程
1.促进普职融通。原则按5.5:4.5比例确立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招生计划,允许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转入中职学校就读。职业学校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技能教育,并提供师资和设备支持。积极发挥职业学校人才、设备优势,努力为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服务。中职学校制定符合职业标准的课程教学计划,推进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培训内容相衔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认证互通机制,鼓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到技师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习,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推进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力争中等职业技术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
2.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二元双制”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化“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改革,实现校长与厂长、学校与工厂、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招生与招工、育人与增效的深度融合。支持职业技术院校与市、区开发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培养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支持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允许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实训基地整体托管合作,允许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行股份制运作。建好重庆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新建职教集团1—2个,扩大与市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3.加强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支持在区内大中型企业加大培训中心建设力度,力争建设培训中心20个。对企业建设培训中心的,给予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
4.强化社会培训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加大职业培训学校建设力度,力争新增10所职业培训学校。对社会融资建校,给予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
(三)教育质量提高工程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具有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认真组建党团组织、学生会、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德育工作队伍;认真开设德育教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先进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进校园。认真开展专家讲座、毕业生现身说法、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德育活动。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以双元制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开发和遴选一批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创新性示范教材。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小班制教学。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职场化教学环境,推动仿真实训、模拟和案例等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到企业技能实训和实习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培训。成立职教名师工作室,加强对教师选聘、教学业务、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指导。成立渝北区职业教育研究所,建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监测题库,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以及技能教学和大赛的指导。
3.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加强区人才交流中心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建立远程信息交流网络,构建搜罗全国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建成渝北籍劳动力人员以及回乡技能人才信息采集系统。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培养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区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人才交流机构网络,提高人才交流辐射能力。强化社会培训管理,加强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与区人才交流中心的联系,在准确把握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相应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确保受训者均有一技之长。及时发布技能人才信息,搭建技能人才与用工企业的交流平台,促进技能人才充分就业,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四)师资队伍优化工程
1.加大教师配备力度。落实《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渝编〔2012〕53号),原则上每两年核定一次教职工编制总量。实行定编不定人的管理方式,用于学校外聘教师的编制在总量中另行单独明确,财政视同定编教师给予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市财政对特岗教师的经费补贴。鼓励在非师范院校中选拔优秀毕业生担任专业课教师。完善外聘专业教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公办、民办院校教师互动交流机制,通过兼职兼课等多种形式,促进紧缺专业师资资源共享。督促民办中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按照有关规定配齐教师。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每年组织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取得技能等级证书;鼓励教师获得第二专业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度,保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每年不少于一个月,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待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取得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认证并在岗履行的,所在学校可按每月100元、2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支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
3.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重点建设区级技能名师工作室3个,按照普教系统区级名师工作室的标准给予补助。实施职业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名校长、名教师专项奖励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名校长、名教师评选表彰活动。鼓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名师工作室,扩大名师队伍。
(五)培训体系建设工程
1.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以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组建渝北区职业技能培训协会,支持培训向集团化、品牌化发展。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指导与监督,在师资培养、技能鉴定、就业信息服务、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重点扶持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职业培训机构做大做强,提升民办培训机构办学水平。加强企业举办的培训机构建设,提升企业内部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整合政府举办的各类公共培训机构,提升公共职业培训水平。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在终身教育和促进就业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力争新增劳动力都能够接受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技能劳动岗位职工至少参加一次技能提升培训,农村青年劳动力获得实用技能培训并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均有机会参加创业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目标。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进农村,在各镇街举办培训班,针对性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在各镇街设立机构开展培训的,区政府给予补贴,让农民接受免费技能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区就业资金和征地经费、实用技能培训费,切块一部分由区财政统筹,集中用于征地农转城人员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进社区,加强社区“4050”人员技能培训,享受培训奖补政策。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进企业,推行“学校 企业”、“学校 实训基地”、“日校 夜校”等技能培养模式,促进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对职业院校进企业的,工业发展资金给予适当补贴。未升学的初中、普高毕业生,全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专门技能培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的,享受中职免费教育政策。每年选择1000名优秀中职、高职毕业生,建立“渝北技师”后备人才库。加强行业技师培养,每年开展“渝北技师”评选活动,打响“渝北技师”品牌。各职业学校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大力实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助推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工程、建筑行业惠农转移培训工程、三峡库区移民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培训工程、温暖工程和雨露计划。强化企业履行职业培训的义务和责任,将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使企业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重要基地。人力社保、财政部门会同培训项目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统一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培训机构、培训考核。依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的方式,加强对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的统筹管理。健全以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岗前、转岗、提升培训补贴制度,探索实施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的政府补助方式,按培训成本、培训工种紧缺程度、职业技能等级等动态调整补贴标准。
3.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区人力社保局加强渝北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设,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指导全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术院校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都要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考核。建立与职业培训补贴相配套的鉴定补贴机制,落实对大学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退役士兵(士官)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制度,扩大职业工种补贴范围。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每年完成职业技能等级鉴定7000人以上。
4.发挥技能人才“立交桥”作用。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定期开展技能等级培训和提高培训,每年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认定,扩大技能人才总量,提高技能人才水平。鼓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单独招生、技能考试招生、选优推荐、“3 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等形式,构建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继续实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读高职每人每年1000元资助政策。到2016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的比例达到30%左右。
(六)体制机制改革工程
1.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统筹管理,统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招生平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就业指导,规范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完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公告制度,健全学校退出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学校管理,落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负责制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公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服务平台,建设职业技术教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成立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研究。
2.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认真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8〕65号),积极支持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创新民办职业技术教育资本运作和投融资体制,落实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等优惠政策,落实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就业、学生待遇、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资助政策、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权利,落实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区财政生均公用经费补助,鼓励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支持公办职业技术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股份制等形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支持优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兼并、托管、结对办学等形式带动非优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鼓励职业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合办专业和院系,鼓励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兼并和重组做大做强。
3.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技能人才等级系列及相应待遇制度,支持企业对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分别与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对在聘的技师和高级技师,鼓励企业在工资、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分别给予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建设职业技术、职业培训和就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社区培训和面向农村的技能培训信息网络。选择与产业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的专业,建设共享性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库。建设开放的课程教学支撑与服务系统,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召集,有关部门参与,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教委。区教委负责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区人力社保部门负责职业培训机构的规划、审批及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负责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相关工作。区政府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召开职业技术教育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优化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班子结构,重点选好配强熟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领导班子。
(二)加大经费投入
1.加大财政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教育经费增量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并逐年增加;各类产业扶持发展资金或基金按一定比例安排用于职业技术教育;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技术教育比例不低于30%,落实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经费的15%—20%用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定。落实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课程教材、实训工位、教师岗位和实习保险的有关政策。名校长、名师、教学成果专项奖励以及中职学生资助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12年秋季起,区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每年750元的标准,民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力争达到500元,落实民办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到2013年,区属公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力争达到1000元。
2.引导社会投入。多渠道筹措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争取重庆教育发展基金会和重庆教育担保公司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提供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职业技术学校适度利用市场资源实施非经营性教学设施设备项目。促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的办学标准投入经费,确保办学质量。鼓励用人单位购买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成果,探索建立用人单位适度补偿教育成本机制。对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经营收入、实训基地建设等地方税费给予补贴。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其中60%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收费政策,部分专业可视市场需求调整收费标准。
3.完善资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渝办发〔2012〕248号)精神,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部学生给予免学费资助,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免学费补助标准给予资助;落实生活费资助,资助对象由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学生逐步调整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3年春季学期,资助对象为一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年级重庆籍学生和外地来渝就读的农村学生与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一、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住宿费资助。
(三)加强督导考核
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协商和监督,主动听取社会各界对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开展实施效果督查,全面检查规划落实情况,重点督查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基地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督导工作,把职业教育督导工作全面纳入政府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定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督导,适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专项督导。建立职业教育督导专业化队伍,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等领域专家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督导。建立以公示、公报制度为主的督查工作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创造良好氛围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转变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实行技能补贴、技能津贴、技能奖励等多种措施,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设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奖和技术能手奖,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逐步建立政府津贴制度。大力表彰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附件:1.渝北区职业技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表
      2.渝北区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表
      
 
 
 
抄送: 市教委;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区纪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
万博手机版网页版               2012年11月2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